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完成《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2020年,山东地理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全省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0%。

《报告》指出,《规划》设置的产业单位数量及分布、产业人员数量、产业年产值及年均增长率、年产值占全国比重、领军和最具活力企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创新能力建设、测绘资质单位发展8项指标完成情况均符合预期。2020年评估数据显示,山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单位共2683家、产业人员256万人、产业年产值672亿元、年产值占全国比重为9.7%;全省有地理信息产业骨干和龙头企业40家,地信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报告》指出,《规划》确定的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拓展遥感技术应用、推动导航位置服务、提升地图文化与创意等8个产业重点领域取得新发展。19项主要任务稳步推进,各项任务进度符合预期。其中,“全省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北斗一张网)于2019年建成,无缝覆盖山东省陆域及近海岛屿,注册用户3800余个,实时向社会提供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基础服务;“天地图·山东”品牌创建成效显著,应用于全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空间规划、乡村振兴、应急指挥、疫情防控等50多个领域、近200个业务系统。

《报告》指出,《规划》实施四年来,全省地信产业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旧动能转换、数字山东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单位增加883家,从业人员增加12.6万人,产值增加472亿元,产值年均增长率30%,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二是产业发展空间格局逐步形成。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基地(潍坊)初具规模,济南稳步推进高新区地理信息产业聚集区、齐鲁创新谷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园、齐鲁物联网创新园建设,青岛初步形成东岸、西岸、北岸集聚发展的产业布局,济宁依托高新区打造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三是产业外延持续拓宽。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智慧城市、精细农业、海洋经济、碳达峰碳中和、现代物流等领域。四是科技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及“产学研用”一体化方面获得行业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0余项,建设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20个。


特别声明: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