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真的可以代表一切吗?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思想就是,只要你学习好你就可以为所欲为,考试成绩代表一切,你只有学习好你才会有未来,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指出“唯分数论”的错误。

2月28日,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发表演讲“分数之上”告诫学生家长们要走出“唯分数论”的泥潭,各学校应以建立以德树人为核心的价值新共识,完善教育体系,不只以分数论高低。

我们要寻找除了分数以外的其他东西,“分数至上”只会导致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我们应当把学生们当作一个有完整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人来对待,从兴趣爱好来引导学习,而不是除了分数,一些无用的理论

为何家长都看重成绩

一项有关学生失败挫败感的研究发现,造成学生失败感的不是学业的繁重和升学的压力,更多的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分数至上的理念,学生们很多并不惧怕学业失败的后果,他们更担心的是学业失败之后父母的失望还有教师的歧视和好友的疏远,考个好成绩更多的是为了让家长自豪,老师夸奖,朋友崇拜,很少有人会想我学习好对自己会有什么意义。

学生们的学业失败的挫败感大多数来自家长“面子”的衍生品,换句话数是“唯分数论”教育体系的结果导致,

分数至上的后果

“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上学是你唯一的出路”,这几句话是多少人童年的阴影,你做得再好,总有一个邻居家的孩子,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最差最不听话,更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种口号应运而生。

近年来中小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而导致心理崩溃,孤僻、暴力、自杀、层出不穷,更有名校大学生残忍杀害自己亲生母亲,大多数人归根结底都是在“唯分数论”的狭义的价值观的引导下,竭尽全力的去获得更高的分数和升学机会的同时缺失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

如何改变

开展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用,我们要清楚努力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家长的面子,老师的夸赞,朋友的崇拜,更多的是未来的路还有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价值,不同的教育会出现不同的学生,我们应当更多的注重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人生观的指导,还有价值观的理解。

好的教育一定是适合的教育,家长们一定要走出“唯分数论”的泥潭,寻找自己孩子兴趣爱好,从而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力还有个性,只有热爱才有动力,要让他们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强迫学习,被迫接受。

教育的目的

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由、自主精神,不断地提升他们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特别声明: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