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诗迪
编辑 | 潘潇雨
36氪获悉,协作机器人厂商「艾利特机器人」已于今年1月份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和尚珹投资联合领投,坤言资本跟投,深蓝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这是艾利特机器人继2021年9月,宣布由中金甲子领投B2轮融资后不到半年的再次融资。本次融资后,艾利特机器人将继续加速全球生态布局,拉升产品力。
协作机器人是一种能与人类在同一生产线工作的机器人,真正达成人与机器人的“协作”。这种协作模式,是全手动和全自动生产模式的一个折中,在成本、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
近年来,协作机器人的需求在高速增长。艾利特董事长兼CEO曹宇男认为,近期协作机器人市场明显放量。“首先是产品素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其二是经过一定市场教育,客户接受度有所提升。此外,在疫情背景下,中国供应链对于自动化改造、人力部署替代的需求也在日渐增加。”
协作机器人应用于工厂单工位自动化改造
基于此,成立于2016年的「艾利特机器人」,聚焦于平台级协作机器人研发。曹宇男认为,协作机器人源于柔性化生产发展方向的需求,即插即用、开放性、平台性是其产品特征。
对于“平台级”的理解,曹宇男将协作机器人比作智能手机。“围绕智能手机,各种操作系统、APP等生态逐渐发展起来。我们期待通过底层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做平台型的‘手臂’。客户能通过艾利特的软硬件,进行二次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
目前,艾利特主要推出两个系列产品。一是面向中端和国内客户为主的EC系列,包含了从3kg到20kg负载的协作机器人,满足3C、汽车、医疗、电力等多种应用场景。二是面向高端和海外客户的CS系列,在运行系统和编程系统等软件方面,机器人关节模组等结构及硬件方面,以及顶层算力库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产品方面,艾利特还将推出基于传感器融合技术加持的自组态协作机器人CS+系列,以及面向未来智能广谱应用的CA系列。
CS系列
在曹宇男看来,艾利特协作机器人的优势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技术基因。艾利特创始团队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在该赛道已深耕近20年,技术实力优势明显。目前,艾利特从核心部件中的控制系统、关节模组电机、双绝对值编码器、伺服系统、冗余安全系统等底层硬件,再到操作系统、异构算法库、工艺库、编程系统等软件,都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且已取得数百项专利。
二是客户理解。曹宇男认为只有深度切入长尾领域,洞察客户的真正需求,才能不断适配新的业务场景。“目前大多数需求场景都集中在汽车、3C这些传统工业领域上,但例如药品研发、新能源、电力、半导体等行业也有刚性需求。在这些新开辟的赛道,艾利特已经做好准备并且先行布局。”
三是产品品控。包括供应链的稳定性及可替代性、安规标准及第三方认证、NPI环节的生产植入、研发侧的可制造性设计等各个方面。“机器人行业比拼到后期,就是讲质量的问题。客户其实更需要稳定交付、保质保量的产品。”
在应用领域上,艾利特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配件、医疗、3C及半导体、新能源、金属加工、新商业等领域中。具体工艺包括装配、上下料、检测、取放移载、打磨抛光等,解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订单波动、安装空间有限等问题。
渠道方面,艾利特通过开放端口并提供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采用代理商调研需求的方式,建立合作绑定关系。除国内市场外,艾利特已于2021年成立了北美子公司,已将产品销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区。
用户关注基于协作机器人的一体化方案
至于未来的市场格局,曹宇男表示,协作机器人最后会演进成入口型的生意。“如果客户习惯了艾利特的机器人使用方式及编程环境,也就更可能使用我们的生态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所以让这个平台更好用、更开放,打通非标自动化集成的瓶颈,丰富用户使用场景,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作为本轮投资方,达晨财智合伙人梁国智认为:“协作机器人是整个机器人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部分,这一赛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确定性,代表了机器人应用的下一个时代。因而,达晨坚定看好协作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作为在制造业领域已有20年投资经验的创投基金,达晨的角色定位是‘产业赋能型’投资者,达晨生态的相关企业,包括3C、半导体、锂电、医疗等领域,都能够和被投企业产生结合点。”
达晨财智董事总经理周志成表示:“每一次‘出手’,达晨更看重长期成长性与发展空间,或者说在长期发展的赛道里有足够沉淀和底蕴,可以走得更长远的长跑选手。而艾利特机器人的团队基因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同时具备市场和产品产业化的沉淀,达晨愿意与像艾利特这类优秀企业一起成长,与优秀企业家同行。”
尚珹投资黄郑表示:“我们对于柔性化的协作机器人关注由来已久,相信这类技术形态,可以填补以刚性见长的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空白。中国轻量型机器人有广大的应用场景,正处于持续突破的阶段,属于高速发展、具备数千亿市场规模的赛道。尤其随着中国劳动力结构发生转变,机器换人的趋势在未来10-20年还会更加明朗。我们看好艾利特的布局兼具前瞻性和成长性,以及它在机器人底层技术,包括控制系统、运动轨迹规划、制动等领域都具有竞争力。此外,艾利特的商业化路径相当清晰,包括目前搭建的销售体系——重视代理商渠道和可持续的网络生态,将技术和商业化做了深度融合。”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