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欧盟事实上撤销2035年禁售燃油车计划”的消息引发全球汽车产业关注。
根据德国与欧盟达成的最新协议,将有条件允许2035年后继续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即把使用合成燃料作为继续销售燃油车的前提条件。
今年2月14日,刚获通过的欧盟2035年后禁售化石能源燃料汽车的协议言犹在耳,显然,禁令靴子落地对于传统汽车工业的冲击,在欧盟内部波澜不止,如今,欧盟的“让步”意欲何为?
尽管一直遭到汽车制造业大国德国、意大利的反对,欧盟成员国还是在今年2月14日以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按照这份协议,2035年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实现售出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现行的使用汽油或柴油等化石燃料驱动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均不符合该协议要求。
可想而知,这对于传统汽车工业制造大国而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汽车工业技术的变革,更是对传统汽车工业内数以百万计产业工人利益的冲击。利益冲突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这一点从反对票数占比不低可见一二。
经过“微调”后的协议内容,主要强调了对传统燃油汽车销售的放宽。欧盟方面强调的前提条件是,2035年后欧盟国家除纯电新能源汽车外还可销售添加eFuels合成燃料的新车。
所谓eFuels合成燃料,是指可以将水电解生成的氢和二氧化碳通过催化反应进而合成的一种液体碳氢链燃料,可像汽油和柴油一样燃烧,但大幅减少碳排放量。碳氢链燃料通常包括人工合成的甲烷、甲醇等。
可见,能否实际实现零排放效果是欧盟衡量汽车工业该如何发展的标尺。至少,这为现阶段在纯电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两条路径下做单项选择,新增了一条传统汽车工业发展路径。
“对汽车工业而言,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能源形势,应从提振发展信心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汽车制造业采取一票否决的政策思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他并不主张在2035年彻底让传统汽柴油车退市,毕竟,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对传统能源、国际航道等带来的影响,不仅造成了汽油涨价,对天然气、电力也构成了涨价威胁。“因此,一味地追求纯电新能源或许并不现实。”
苏晖呼吁提倡混合动力,强调节能发展汽车工业,包括电力消费、燃油消费、天然气消费等都要突出节能优先的思路。
“纯电消费是把能源消耗前置到了电力部门,这是一味地大力推动纯电动汽车发展,与欧洲可能面临的能源危机显然背道而驰。”苏晖认为,能源经济与汽车产业本身是水和鱼的关系,如今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汽车产业也需要沉下心来平稳度过非常时期,尽管尚未遭遇能源危机,但要居安思危,冷静应对。
或许,合成燃料正试图为汽车工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新平衡点提供载体。相较于纯电新能源汽车,有着堪比传统内燃机汽油车一般便利性的替代清洁燃料的加注显然保留了优势。
以我国为例,推广甲醇汽车试点及应用推广已获10年经验积累,相关数据显示,甲醇汽车的能效比汽油汽车高21%,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6%。
苏晖认为,推动现代汽车工业朝着零排放和碳中和道路前行,犹如聚沙成塔,包括产业路径的选择和替代燃料的推广应用,都是所聚之“沙”。其最终目的是,要在不偏离兼顾环境永续发展初衷的同时,让汽车工业同样获得长远健康发展。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