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骆香茹

当科学遇上艺术,会发生什么?

6月3日,首届“科学与艺术高端对话”沙龙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孙茜讲起陪孩子看儿童剧时,感受到的科技带来的变化:坐在舞台下的观众抬头看到的“满天繁星”不再是由一个个小灯组成,而是由技术呈现的更生动、更接近现实的“星空”;表现一个孩子想法的变化,舞台背景就出现大脑变化的形象画面。“以前我们在舞台剧中表现角色内心变化的唯一途径就是独白。但如今,科技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力。”孙茜说。

“科学家是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占主导,艺术家是形象思维多一些,在一些伟大的科学工程中,光有逻辑思维是不行的,一个科学家只有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才能成为大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认为,“科学的最高峰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参与记录、传播“钱学森之问”的张景安回忆道:“钱老说,在创造的最关键时刻,艺术的形象思维能使他不钻牛角尖。而中国就缺乏既懂科学又懂艺术的帅才。实事求是地讲,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上,还有很多文章要做。我们要培养一些既具有科学精神又懂艺术的科学家。”

有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钟情艺术。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刘洪海分享了爱因斯坦、钱学森、丘成桐三位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科学家的故事。刘洪海介绍说,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在描述自己证明了卡拉比猜想的心情时,曾援引晏几道的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丘成桐本人正是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他不仅攀登数学高峰,屡获奖项,还爱好古典文学,能书善文。

文化涵养科学的同时,科技也正在为艺术的传播与传承贡献力量。

“中国的戏剧有100多年的历史。但许多老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表演并没有被留存下来,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想象,这是一个遗憾。科技给我们的传承带来了巨大改变。”孙茜说,几年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开始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心得进行留存和传承。

“我们过去都是一对一口传心授,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梅兰芳金奖大赛金奖获得者江其虎表示,“戏曲与科技的碰撞融合给当代戏曲传播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戏曲传播与科技的进步密不可分,高度依赖口传心授的戏曲行业现在正借助科技,抢救老艺术家身上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

江其虎介绍,近年来,国家京剧院运用技术,传承经典名剧《龙凤呈祥》,创新升级推动了元演播产业发展,各方联手打造了“5G京剧元宇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展现了传统艺术的勃勃生机,拓展了艺术传播的新局面。

要让科学与艺术融合,学校教育也是关键一环。

“我们要使科学与艺术融合教育为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目标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卡林加科普奖获得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表示,为了推进科学与艺术融合教育的发展,要开展启迪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教育,同时要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育。

“‘当科学遇见艺术’似乎是一个老话题,但其实我觉得并不过时。在新时代,它们依然像过去那样形影不离、相互为伴、密不可分。艺术一旦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就会变得超乎想象的绚丽多彩。科学一旦植入艺术的细胞,会变得难以置信的神奇浪漫。”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力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泉涌在活动上表示。

“一位外国作家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一开始是在一起的,它们让人类摆脱了愚昧,走向了文明。它们在路途中走着走着,就在一个山路中分手了,现在又在山顶汇合了。”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力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金振蓉说,“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时候,科学和艺术一定会走向融合。”(骆香茹)


特别声明: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