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科技一直都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没有什么力量比科技更能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如此大的推动作用。而当下,正是数字科技和金融并进的美好时代,“无场景,不金融。”这句话,也一直是王红平的口头禅。
王红平,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兼具极致技术背景和业务场景深刻理解的局中人,现如今任职深度(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度数科集团)副总裁,主要负责深度数科创新业务板块,特别在产业数据细分领域,勇于实践,成为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并基于独特高价值产业数据为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客户提质增效,快速赢得市场,成为产业数据领域一匹黑马。
技术是创新,而业务是驱动技术进步的动力
“技术是创新,而业务是驱动技术进步的动力。”王红平经常这样点评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情。2009年,王红平进入恒生电子,从高级工程师到事业部负责人。这一时期恰逢中国互联网崛起,是一个颠覆性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有利于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通过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2013年,阿里巴巴在支付宝的基础上推出了在线存款业务产品余额宝,不仅可以进行支付和转账,还能获得比银行更高的活期利息。随后,百度推出了百发在线理财产品,腾讯推出微支付和基金超市,新浪推出微博钱包,京东推出京保贝,互联网巨头纷纷“搅局”金融行业。在这一时期,3Q较劲、百团大战、阿里崛起、京东弯道超车等事件频发,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百花齐放,整个行业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呼啸前行。
在参与蚂蚁金服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服务过程中,王红平躬身入局者,深切感受到了金融科技创新市场的活力和巨大价值。
在当时的发展环境下,王红平认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与金融场景还在初步的融合中,但金融科技一定能推进业务场景线上化,用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以数据跟踪信用记录,互联网技术优势正在冲破金融领域的种种信息壁垒,互联网思维正在改写着金融业竞争的格局,科技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在推动着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等方面持续优化。
金融科技,理想照进现实
"2014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王红平表示,在亲身参与整个互联网颠覆浪潮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金融本身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彻底的改变。这种改变的一个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也将会终结,以金融科技赋能实体、回归实体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将要来临,在2014年阿里收购恒生电子时,王红平参与了整个项目始终,为金融科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时代的基因。
从行业发展上来看,银行的线上信贷业务,最早在2016年就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但一切也并非一蹴而就,用王红平的话说,在他的经历中,2014年开始崛起的”互联网+“金融,才是对信贷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初步的贡献。
基于自身的见识和眼界,2016年,王红平转战某头部金融科技公司,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主要负责为银行相关的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信贷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的解决方案服务。在这一刻开始,金融科技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此前的理想终究照进现实,王红平也开启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凤凰涅槃,从资深的技术人员到去尝试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场景,自此,王红平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2016年的金融科技,也所谓变革丛生。自从“互联网+”的概念推出以来,金融科技大大推动了支付、信贷审批、风险管理、账户管理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银行积极拥抱变化,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王红平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为银行解决业务线上化、互联网化的迫切需求。
同时,随着金融技术和银行业务的迅速增长,科技与金融碰撞的火花点燃了王红平的思绪,他逐渐意识到,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全方位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产品设计等各个方面,银行需要推动其账户、支付、融资、风控、数据等原有业务的重塑和核心能力重构。“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的碰撞,就是当时最精彩的焰火。”王红平表示,这些经历同时也坚定了自身的创业方向和信念。
躬身入局,开启创业之旅
随着科技与金融场景的不断融合,不仅仅给银行金融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金融科技从业者带来了一场创业的盛宴。2017年,王红平与志同道合的行业大咖发起并成立了连银科技,当时作为连银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的王红平,曾在采访中提到,“用户在哪里,金融服务就在哪里”,特别是中小型金融机构,需要与拥有消费、交易、支付、贸易场景的渠道连接融合。连银科技充当桥梁连接的角色,为双方提供连接和技术服务,将需求场景渠道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服务连接起来。“我们立足于技术,但不限于技术服务,在连接融合过程中为各方提供监管合规、制度、业务流程、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交易结构、风控模型、资源对接等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
连银科技的“连”为连接,但“银”并非单指银行,而是指广泛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金融生态连接器”是其创业团队的愿景,“我们通过金融科技服务于金融场景方和金融服务方之间的连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金融业务价值。”王红平当时是这样解读连银科技名字的来历。
当时的连银科技虽然只是王红平的第一次创业,但凭借着自身在市场上十余年的经历,逐渐成为了行业黑马。“我们的团队都是阿里云的早期技术、运营等人员,我们拥有着不同的经历,但都有着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让技术成为金融真正的解决方案。”对当时的王红平来说,或者对当时的连银科技来讲,华睿的投资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而结出的硕果。
创业就是吃螃蟹。当时获得华睿投资后的连银科技,市场给予6000万的估值,随后,2018年3月份,王红平创立的连银科技在产研中心成立子公司“杭州为恩科技有限公司”,并将其纳入下一步发展目标,后续将组建团队展开供应链金融版块业务布局。
产业数据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开启再次创业之旅
2020年,时任为恩科技联合创始人、连银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王红平接触到深度数科集团,当时深度数科集团已是票据服务市场领头行业,积累大量产业独有的、高价值的票据服务数据,
“去深度,去更大的平台进行‘再创业’。”2020年,王红平加入深度(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随后担任副总裁,主要负责创新类产品模块的研发以及推广。
深度(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服务票据市场的头部数字科技企业,聚焦推进国家“科技—产业—金融”三者的良性循环,以金融活水激发科创企业创新动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再上新台阶。同时,深度(山东)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身居临沂商城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全域大数据应用服务商,在推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任深度数科集团副总裁的王红平表示,在之前的金融科技经历中,他发现传统行业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中焕发新生,以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融合”,带来产业或服务转型升级的价值。而当下,数字科技掀起了新一波金融行业变化的浪潮,随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颁布,数字普惠金融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数据要素赋能金融服务,能提升中小企业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这既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机遇。
目前深度数科集团通过自身供应链票据信息的积累,同时结合其他产业链数据,形成了目前国内最齐全、最精准的产业图谱数据,在此过程中王红平带领着他的团队,构建深度数科承法产业图谱平台,该平台是一个融合产业数据、图谱分析平台、产业链信贷营销服务、产业链数据风控的综合服务体系。通过自身数据和技术的积累,帮助银行快速定位到产业链上下游各层级经销商、供应商企业,完善合作银行、核心企业库、供应商库名单,与此同时,深度数科集团为进一步解决银行营销触达能力的不足,王红平搭建了营销获客团队,基于产业链客户的链式营销、自身营销团队电销等手段,帮助了一些头部互联网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解决了营销难题;营销和名单是王红平提出的“一体两翼”布局中的一环,另一环就是要解决银行对于这类客户的风险问题,只有在精准营销的同时,解决客户的风险识别问题,才能做到两翼齐飞,因此,王红平带领着他的产业图谱团队,深层次挖掘了蕴藏在产业链中的数据价值,以数据赋能营销、以数据赋能风控,这也是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体现,帮助银行利用深度数科的产业图谱数据,实现对中小微产业链客户在信贷准入、信用评级、额度授信、贷后风险监测的精准识别。
“金融服务,必须顺应时代的大势。”深度数科集团副总裁王红平最后如此总结。对于国内互联网金融最早一批的参与者来说,他们的雄心壮志至今依然不减当年。用王红平自己的话来说,“科技是知识,是成长,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时代不仅见证了变革,也见证了科技的成长。
结束语: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我们不仅要顺应时代的变革,更要以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勇敢前行。正如王红平所言,让我们怀揣着勇气和知识,共同书写时代的新篇章。
本网内容均为互联网转载,本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
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
合作&删除联系:755277197#qq.com(把#改为@)。